没有跑步比赛的日子里,还需要坚持原来的训练么?
- A+
- A-
2019的第1个月马上就要结束了,今年计划跑几场马拉松?有没有给自己定好年间的训练计划?
在赛季,备赛和参赛,自然是需要刻苦训练的。关键是“为了赛季的PB,在非赛季该怎么跑?”。
虽然有人以赛代练,但像我这样的健康跑者,一年只有几场比赛。
我的话,以4月份的上海半马和11月份的上马为目标,把1年分成2个赛季,分别是2-4月,9-11月。其他时候就是非赛季了。
非赛季是调整期,一般来说再长也就1-2个月左右吧。嗯,我的非赛季有点长,其实是我的赛季太短。
在非赛季,其实可以这样对应。
1. 该修就修,该休就休
就像飞机汽车等,经过一定的期间之后,就要整体拆解开来,彻底检查保养。
在春秋的赛季,为了刷PB,很多跑者每周有3次以上的强度训练(这里的强度包括:速度强度,时间强度,距离强度),不管是肉体上,还是精神上,实际上积累的疲劳都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。还有人带着伤痛!
而且,越是严肃跑者,越容易疲劳堆积。某种意义上说,“强迫症跑者”也是存在的,被即将到来的比赛“一赛障目”,失去“训练的目的”,全年一直带着“强迫的意识”而去跑,去堆量。
每次训练都有目的。
“跑休”也是需要勇气的,不要做被“跑量”绑架的跑者。
虽然跑步是真爱,但为了跑得长久,跑得健康,有计划地在年间训练中设置非赛季期间,来场身心保养,是非常重要的环节。
非赛季的目的是修养身心!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!过山车下降之后会加速上升。
非赛季和赛季一样重要!
2.非赛季应该怎么做?
1)整体方针
所谓身心保养,也不是说整天“吃了就睡”“一步不跑”。 顶多在非赛季的最初,做个短期的完全放松,比如1-2周。
非赛季,只是“没有比赛”,“不做针对比赛的训练”而已,除了身心放松,疲劳回复之外,还需要一定的运动量,来保持体能,控制体重,来给下个赛季做准备。
注意:这里没用“跑量”一词,而是用了“运动量”,是为了积极导入跑步之外的其他运动。
2)控制体重
体重增加是成绩杀手。连体重都控制不了,怎么行?
专业的马拉松选手的BMI都在18-19左右。虽然我们不能达到专业选手的成绩,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想着拥有专业选手的身材而努力。
一定是先有“想得美”,才有“做得到”!
在非赛季,随着跑量的下降,“控制体重”就成了重中之重!“不跑会胖”的心理,和“吃了会胖”的减肥心理其实是一样的。
3)训练内容
不刻意强求自己一周跑几次,一月多少公里。而是想跑了就去跑,以“低心率慢跑”为主,1小时左右也足够了(如果你的非赛季周期长的话,还可偶尔怼个半马),配速比赛季的LSD还慢也无所谓。在保持跑步热情,保持体能的同时,顺便燃烧脂肪。偶尔再配合几组短距离的间歇,来刺激下心肺,配速约为半马配速。
非赛季就做个佛系跑者吧。
适度的跑休和减量,就像小别胜新婚,会让跑步的热情更加高涨。
除了跑步之外,可以积极参与其他运动,骑车,游泳,普拉提,郊游,登山,越野,撸铁……
4)反思&amp调整
上个赛季的成就如何?计划是否合理?执行的如何?饮食结构是否合理?生活习惯是否有要改善的?下个赛季如何PDCA?
人们容易有种放纵自己的倾向:“赛季不能做的事,放在非赛季做”。其实在赛季不适合吃的东西,在非赛季也一样不适合吃。自律给我自由!
回顾,反思,总结,并在之后的生活中调整,寻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体育阅读排行
-
2862 阅读 2018-01-24 13:51
-
498 阅读 2018-01-30 17:34
-
409 阅读 2018-01-30 17:34
-
404 阅读 2018-01-24 13:51
-
292 阅读 2019-01-26 12:51
体育热门推荐
-
69 阅读 2018-01-25 11:42
-
24 阅读 2018-01-25 11:42
-
23 阅读 2018-01-25 11:42
-
46 阅读 2018-01-25 11:42
-
18 阅读 2018-01-25 11:42
评论